Skip to main content

这个星期,德国司法部正紧锣密鼓,准备再次与中国官员进行法治对话。德国有关当局最好能公开说明,柏林想利用这次对话达成什么目标。

自从2013年春天习近平掌权以来,中国人权环境显着恶化。数以百计的人权捍卫者,包括敢言的人权律师浦志强和年逾七旬的着名记者高瑜,陆续遭到拘押并以莫须有罪名起诉。2015年3月,北京当局拘留五名女权运动人士,只因她们策划反对性骚扰的公开倡导活动。更广泛地说,中国政府启动而非约束了它的侵权国安机器,并且加剧而非减轻了西藏和新疆的紧张情势。

法律改革也没好到哪里去。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反恐怖主义法和国家安全法,其中有些条文含糊笼统令人忧虑,而且实际上无法就其指控提出质疑。另一部管理外国公民社会团体的新法草案,恐将严重限制国内和国际组织在中国运作的能力。

中国政府并非完全没有进步──例如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减少酷刑,使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不能用于法庭。但实务上非法证据常未被排除,侵权者仍消遥法外,足证司法系统并非独立的法律仲裁者。上至中共前任高官,下至鸡鸣狗盗之徒,人人都可能被剥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被关上几个月不见天日。

德国一向在欧洲领袖群伦,无论是抗议侵权行为、支持公民社会,或是透过类似本周即将进行的这种对话劝导官员改采更为尊重人权的政策。但北京在这些对话中却怀抱截然相反的目标:尽可能让批评意见走不出会议室门外。

德国该怎么做,才能让本周会谈不至于白忙一场?首先,应该公布详细的出席名单和讨论议题。其次,应该邀请中国公民社会代表进行平行对话,这些人可能遠遠更有诚意参与这樣的对话。

德国还必须不断重申──由各部门最高阶层官员,用中国国内人士可以听到的途径──人权仍是德国对中国政策的核心利益之一。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