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一向氣魄十足地要求學生「帶來你的差異」(bring your difference)。

可惜,最近的經驗告訴我,這所大學可能更關心損害控制,而非觀念的開放交流。然而,後者正是新南威爾斯大學不可或缺的學術自由的試金石。

Protesters gather during a rally against the police's use of tear gas in Hong Kong, December 6, 2019. © 2019 AP Photo/Vincent Thian

我是人權觀察澳洲分部主任、新南威爾斯大學兼任講師。上星期,校刊訪問我對香港國家安全法對人權影響的看法,我說明了我的憂慮,並敦促各國政府呼籲聯合國秘書長任命香港問題特別代表。

新南威爾斯大學官方網站刊登了這篇文章,並且用大學推特賬號(@UNSW)推廣該文鏈接,其中引述了我的一段話。

一些中國學生和華僑對我批評中國政府的言論怒不可遏,立刻組織起來向新南威爾斯大學社交媒體頻道發動圍攻,聲稱該文具有傷害性,應該從大學官網移除。部分社交媒體使用者揚言抵制新南威爾斯大學;還有人要求我收回發言,否則要學校把我開除。

新南威爾斯大學兩度從官網上短暫刪除該文,後來又重新發佈,但從校內新聞首頁移到法學院頁面。校方還刪掉了提到我的那則推文,說學校決定「從本校社交頻道刪除部分帖文,因其有違本校政策且易造成個別學者觀點遭誤認為代表本校立場」。但其他引述校內學者發言而可能「遭誤認為代表本校立場」的推文並未同時下架,顯見該政策最起碼在執行上過於武斷。

人權觀察從2015年開始追蹤中國政府對澳洲和其他國家學術自由的威脅,包括詳細紀錄其他學者與我類似的遭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學生當然不需要同意我的看法,但我仍為他們反應之激烈感到詫異,並為大學的軟弱應對感到失望。我擔心中國學者和學生或其他中國問題作者會因此怯於發聲。

一位23歲就讀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的中國學生最近向人權觀察表示:「我出國留學就是為了追求不怕分享自己意見的生活方式。在我們法律系裡面,許多學生和我有同樣想法,但他們不敢說出來,他們害怕遭到報復⋯⋯如果你在海外抗議中共,他們會找到你在國內的親人加以迫害,使你付出代價。」

這種恐懼不是杞人憂天。人權觀察紀錄到許多中國人因為他們在澳洲的親屬所從事的活動而在國內遭受騷擾和審問。中國學生都在觀察新南威爾斯大學如何回應親中共學生的威脅。

如果我的遭遇讓學生和其他學者感到遲疑,不敢在課堂上提到新疆、香港或西藏呢?如果學者們擔心引起反彈,而不敢輕易接受媒體採訪評論香港情勢呢?各大學有義務保障全體師生的學術自由,不能因為少數無視學術自由重要性的人士施壓就有所退縮。

人權觀察的工作表明,這個問題不是只有發生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或澳洲。事實上,我們認為問題十分嚴重,因此特別發佈了12條行為守則,向世界各國大學說明應當如何處理這種威脅。

到目前為止,澳洲已有部分大學採納政府工作組的建議,加強監測大學與中國政府機構及企業的互動。但大部分學校仍然小心迴避學術自由的核心議題。新南威爾斯大學表示,該校「保障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尊重學者和其他人合法表達觀點的權利。」該校若欲堅守上述準則,就必須正視有少數學生公然要求學校審查言論還自以為理直氣壯的現實。

新南威爾斯大學應當證明它對學術自由的重視,立即就此一事件舉行公開討論,明確可允許的行為範疇。我很高興新南威爾斯大學已就此向本人致歉,但更重要的是利用這次事件讓學校所有成員瞭解「帶來你的差異」是不容妥協的準繩。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區域/國家
主題